登录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相关搜索词
司南:《山海经》方位与占卜咒术传统
作者: 叶舒宪  来源: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山海经》的特殊方位展开模型与现代地图学相左 ,却吻合远古的占卜咒术传统。“轩辕”作为司南 ,是凭借方位知识获得统治权的象征。黄帝战蚩尤神话中轩辕司南起了决定性作用。占卜思维以南方为基准 ,按照南西北东的顺序展开。《山海经》中大量出现的轩辕丘、方山与方台皆可理解为巫术性辨识方位的基准物。
司南:《山海经》方位与占卜咒术传统
作者: 叶舒宪  来源: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山海经》的特殊方位展开模型与现代地图学相左,却吻合远古的占卜咒术传统。“轩辕”作为司南,是凭借方位知识获得统治权的象征。黄帝战蚩尤神话中轩辕司南起了决定性作用。占卜思维以南方为基准,按照南西北东的顺序展开。《山海经》中大量出现的轩辕丘、方山与方台皆可理解为巫术性辩识方位的基准物。
黄帝名号的神话历史编码:四重证据法再释“轩辕”与“有熊”
作者: 叶舒宪  来源:百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象征的对应性:玉璜的形制中有一种雕刻出双龙首(有时则为一龙首)的原型形象,故为龙璜或龙形璜;轩辕神车为龙驾之车,上天入地。所谓黄帝骑龙而升天的传说,成为将三种神话名号统一在一个神话情节中的最佳实例。璜为龙形天桥,轩辕为龙驾之天车。有熊为升降于天地之间之天熊。对于黄帝之多种名号的这种三合一式贯通阐释,能够顺理成章,调和三者间的符码矛盾和语义对立,达成统一的神话理解。充分利用四重证据的论证优势,对此做出多方面的证明,将是找回并有效解读有关华夏人文初祖的文化记忆的一条途径。
“轩辕”和“有熊”―兼论人类学的中国话语及四重证据阐释
作者: 叶舒宪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能。
“轩辕”和“有熊”:兼论人类学的中国话语及四重证据阐释
作者: 叶舒宪  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能。
秦文化源流新探——熊图腾与中原通古斯人假说
作者: 叶舒宪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解释。根据殷商玉器中的熊鸟造型,也可探寻熊图腾与鸟图腾结合的神话想象,进而揭示夷夏同源大背景下的中韩之间的熊祖神话的关联性。当代国学研究的方法创新优势在于,在传世文献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前提下,可充分发挥出土和传世文物作为第四重证据的特殊作用。
中原文明建构“西部”观念的文化分析
作者: 叶舒宪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不仅包括甘肃,也包括陕北宁夏的黄土高原区。对中原来说,那都是汉关边塞以外。于是陇山、陇水等一大批修辞意味强烈的习语,充斥在中原本位的文学史传承之中。武威、张掖等地名,体现出中央帝国式的命名逻辑,和定西、绥远、靖边等一样,分明是一些带有咒语性质的名目。
中国文化的构成与“少数民族文学”:人类学视角的后现代观照
作者: 叶舒宪  来源:民族文学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窠臼。提出重建文学人类学意义上的通识性中国文学观,倡导从族群关系相互作用的建构过程入手,在中原王朝叙事的正统历史观之外,探寻重新进入历史的新门径。
黄河水道与玉器时代的齐家古国
作者: 叶舒宪  来源:丝绸之路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2005~2009年间,我先后五次踏上甘肃大地,醉心探讨华夏文明寻根的学术问题,并在2008年写出一本小书《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试图从玉文化的相似性,说明4000年前的齐家古国与中原文明之间的相互联系。几年来
符号经济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七夕节”
作者: 叶舒宪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
描述:七夕节”的符号价值分析,给出了具体的示范案例。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