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44426)
期刊(21616)
图书(574)
视频(112)
新闻(14)
图片(4)
文库(2)
ceshi(1)
按栏目分组
教育学 (35037)
文学 (17563)
法学 (7559)
经济学 (5858)
哲学 (715)
历史学 (13)
测试分类 (3)
农学 (1)
按年份分组
2014(1353)
2013(8205)
2012(10746)
2011(10442)
2010(8680)
2009(6276)
2008(3413)
2007(3220)
2006(1859)
2005(1437)
2004(1010)
2003(794)
2002(654)
2001(564)
2000(478)
1999(566)
1998(532)
1997(578)
1996(544)
1995(551)
1994(521)
1992(301)
1991(353)
1990(286)
1988(241)
1987(272)
1981(185)
1944(5)
1936(24)
1900(4)
按来源分组
河南日报(635)
河南商报(227)
河南日报农村版(150)
合肥晚报(127)
河北日报(72)
鹤壁日报(69)
呼和浩特晚报(67)
河南科技报(61)
湖北日报(58)
菏泽日报(49)
河北青年报(44)
鹤城晚报(41)
黑龙江晨报(40)
湖南日报(37)
河南工人日报(34)
贺州晚报(29)
红山晚报(28)
河池日报(28)
河北经济日报(25)
黑龙江日报(22)
红河日报(17)
呼和浩特日报(16)
河南法制报(15)
衡阳晚报(14)
湖南工人报(11)
衡水晚报(10)
河北工人报(10)
贺州日报(9)
黑龙江农村报(5)
湖南中医药大学报(1)
相关搜索词
歌舞颂伏羲
作者:暂无 来源:天水晚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6月21日晚,节会主题歌舞《伏羲颂》在秦州剧院隆重上演。 演出由雄壮、古朴的舞蹈《洪荒时代》拉开帷幕,随后《佃渔狩猎》、《钻木取火》、《古埙悠悠》、《一画开天》、《追远怀祖》等10个精彩的舞蹈节目,主题鲜明、特色各具、异彩纷呈,展现了伏羲开天辟地、肇启文明的伟大功绩。省、市相关领导观看了演出。
全文: 6月21日晚,节会主题歌舞《伏羲颂》在秦州剧院隆重上演。 演出由雄壮、古朴的舞蹈《洪荒时代》拉开帷幕,随后《佃渔狩猎》、《钻木取火》、《古埙悠悠》、《一画开天》、《追远怀祖》等10个精彩的舞蹈节目,主题鲜明、特色各具、异彩纷呈,展现了伏羲开天辟地、肇启文明的伟大功绩。省、市相关领导观看了演出。 记者董刚摄
送“伏羲文化”下乡
作者:暂无 来源:天水晚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记者闫鹏飞】日前,“伏羲文化万里行”活动成员一行来到麦积区新阳镇,开展了“送书画下乡”活动,为赶集的农民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伏羲文化万里行”活动是由我市画家丁汝荣组织的以书画为载体、在全国各地流动宣传天水伏羲文化的活动。该活动开展3年来,已在陕西、山西等地举办了数场伏羲文化宣传活动,扩
全文:本报讯【记者闫鹏飞】日前,“伏羲文化万里行”活动成员一行来到麦积区新阳镇,开展了“送书画下乡”活动,为赶集的农民送上了一道文化大餐。 “伏羲文化万里行”活动是由我市画家丁汝荣组织的以书画为载体、在全国各地流动宣传天水伏羲文化的活动。该活动开展3年来,已在陕西、山西等地举办了数场伏羲文化宣传活动,扩大了伏羲文化的影响,提高了我市的知名度。 为了纪念“伏羲文化万里行”活动开展3周年,他们来到麦积区新阳镇,为当地群众送去了伏羲文化宣传资料和有关伏羲文化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受到了当地群众的欢迎。
伏羲文化与旅游
作者:暂无 来源:天水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伏羲文化是一种寻根文化,自提出伏羲文化以来,相继成立了“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十多年来,在伏羲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上,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果。 中华文化本身是一种多元文化,不是一元文化,所有民族、地区的普遍现象,都是许多种因素构成的,把中华文化定为一宗的文化传统,这是不科学的。在
全文: 伏羲文化是一种寻根文化,自提出伏羲文化以来,相继成立了“天水伏羲文化研究会”、“中华伏羲文化研究会”,十多年来,在伏羲文化的研究和发展上,取得了不可否认的成果。 中华文化本身是一种多元文化,不是一元文化,所有民族、地区的普遍现象,都是许多种因素构成的,把中华文化定为一宗的文化传统,这是不科学的。在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长河中,伏羲文化始终是其本源文化,因其具有的创造性和实践性、兼容并蓄的人文精神和认识世界的科学走向性,又使之具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性和强大的发展生命力,它也是一种多元文化。尤其在伏羲庙的研究和宣传上,应该有一个规划,因为伏羲庙是明古建筑,国务院认可的,它是能够看得到摸得到的实实在在的东西,也是游客最感兴趣的,不像民间传说,有书籍记载就可以了解。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而深感自豪,中华大地被称作龙的土地,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崇高徽号。溯本求源,龙图腾起自位居我国上古三皇之首的伏羲,同时,伏羲又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关于伏羲的话题,中国史籍说了几千年,中国人口头传了几千年。归根到底,是因为伏羲是我们的根之所在。伏羲画八卦、结网罟、取火种、兴嫁娶、造书契、创乐器,一系列的发明创造,犹如永不熄灭的明灯,照亮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伏羲文化要成为天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沃土,首先要强化品牌战略。旅游品牌是一个地方旅游形象的核心内容,是最能体现这个地方旅游资源特色和吸引力的主题所在。伏羲文化、大地湾文化、石窟文化、三国文化以及古建筑,体现着天水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必须持续不间断地予以包装、推介。 其次要强化结构创新战略。旅游产品是城市旅游业吸引旅游者的首要条件。随着旅游市场需求的变化,第一代传统旅游产品正逐步被二代、三代产品所替换。要吸引更多游客来平旅游,就必须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创新策划、包装传统旅游产品,开发新兴旅游产品,形成始祖伏羲、文化寻根、休闲度假、理疗保健等系列特色旅游产品和凸现个性化的“民俗旅游”。 ■季风
秋祭伏羲
作者:暂无 来源:天水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9月7日是农历七月十九,相传是伏羲逝世之日。当天,伏羲庙内龙旗猎猎、古乐悠悠,我市广大民众共同秋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记者移红霞摄
全文: 9月7日是农历七月十九,相传是伏羲逝世之日。当天,伏羲庙内龙旗猎猎、古乐悠悠,我市广大民众共同秋祭中华人文始祖太昊伏羲。记者移红霞摄
伏羲遗存在上蔡
作者:暂无 来源:天中晚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武皇暄 武晋豫 伏羲画卦亭。 伏羲氏,传说中神化人物,因教人类结网狩猎、用火、驯养家畜、建筑房屋演绎八卦,开发民智,教化民风,使人类摆脱洪荒时代蒙昧状态进入文明时期,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道。由于他生于成纪,居住在淮阳,画卦于上蔡白龟庙,因此伏羲与上蔡有很深的历史渊
全文:□武皇暄 武晋豫 伏羲画卦亭。 伏羲氏,传说中神化人物,因教人类结网狩猎、用火、驯养家畜、建筑房屋演绎八卦,开发民智,教化民风,使人类摆脱洪荒时代蒙昧状态进入文明时期,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位居三皇之道。由于他生于成纪,居住在淮阳,画卦于上蔡白龟庙,因此伏羲与上蔡有很深的历史渊源,留下很多遗存。 首先,上蔡的“蔡”就是因伏羲画卦而得名。《续河南通志·舆地志》曰:“宓(伏)羲因蓍草生蔡地,画卦于此,遂于其地为蔡。”上古时期,由于科学还不发达,盛行古卜。《礼记·曲礼上》曰:“龟为卜,策为筮。”说明远古时卜用龟甲,筮用蓍草占卦。而上蔡白龟和蓍草最著名,《论语·公冶长》臧文伸居(收藏)蔡。朱熹《注》蔡大龟也。《汉书——食货志》也说“元龟为蔡”,因为这种“宝龟产于蔡地,故叫龟为蔡,两者都可通用”。据康熙时期编纂《上蔡县志·食货志》第四卷:“龟:近波泽处,间时有之,世传伏羲时,有白龟,长尺二寸,缟甲素质,浮于蔡水。近于康熙丁未年,有龟长七寸者出,壬戍秋,又出,甲尾皆白。”说明上蔡盛产白龟。关于蓍草古代文献记载更多,《说文解字》曰:“蔡,草丰也,从草祭声。”《本草纲目》卷十五《草部·蓍》:“今蔡州上蔡县白龟祠旁,其生如蒿作丛,高五六尺,一本一二十茎,至多者五十茎。生便条直,所以异于众蒿也。秋后有花,生于枝,红紫色,形如菊花,结实如艾实……则此类亦神物,故不可常有也。”另外,《群芳谱》、《广群芳谱》、《植物名实图考长编》都称上蔡县的蓍草最有名,是神草,能卜吉凶。正因为上蔡盛产蓍草和白龟,所以伏羲要演绎八卦必然到蔡地来,蔡以伏羲而得名,伏羲因在上蔡画卦而闻名。 其次,伏羲庙现名白龟庙,因伏羲在此画卦教人结网狩猎,后代人感其恩德,在蔡河之滨建白龟祠。据康熙编《上蔡县志·建置志·祠庙》第二卷:“伏羲庙在城东三十里蓍台之上……此奉景朝敕建,因蓍、龟以祖伏羲者,历代敕赐祭田二千五百亩(房屋)石坊一座,大门三间,正殿五间,二门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三皇阁三间,八卦台一座,蓍园,道院。”可见其当时规模在全国也是数一数二的。现保存有清嘉庆年间重修曰:“伏羲画卦亭。该亭为八角单檐攒尖顶,周围有八个拱角,每个拱角下面有方形石柱支撑,门辟在南面,两侧石柱上刻有对联:上联‘仰观俯察一画明天地之道’,下联是‘数往知来六爻发古今之藏’。”另外,原有山门、道院、蓍草园犹存,当地居民为缅怀他,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自发举行庙会,借庙会的形式。来纪念伏羲,会期客商云集,盛况空前。 再次,“古蔡八景”(古蔡八景:芦岗拥翠、鸡隙荷烂、白云深处、洪河春雨、蔡河沉月、景贤出声、斯井鸡鸣、蓍台云护)中与伏羲有关的有三景。其中第一景为“白云深处”。据《上蔡县志》记载:“白云洞在蔡城东北隅,高二丈余,周数百步,形似卷阿,下有洞,相传白云常出其中,后人建真武庙于其上,名曰白云观。”庙中大殿塑有伏羲和老子像,观前有一石桥,名升仙桥。据传北宋时,白云观里的小道士因喝了“福源久”的“状元红”酒,在升仙桥上羽化成仙。得道成仙是道家追求的最高目标,此传说反映了道家“无为”的思想和逃避现实的人生哲学。第二景为“蔡河沉月”。此景在上蔡城东30公里的蔡沟,其地有高台,台下有水名曰蔡河。《河南通志》、《图考》上蔡蓍草园记载:“蓍草台在上蔡东30里,近台有水,曰蔡沟,有元龟素甲缟身,浮游其中。”古时候,蔡河烟柳十里,水清鱼肥,白龟出没,初夜上月之时,水中月影如镜。楼台、岸柳、水月、渔火相映成趣,犹如人间仙境。这样的人间仙境必然成为道家传礼布道的理想场所。很多古籍记载伏羲画卦于蔡河之滨,这正与道家尊崇自然的哲学思想和“淳朴的本性和无为”理念不谋而合。第三景为“蓍台云护”。蓍台在上蔡城东15公里的蔡岗之上,传说太昊伏羲氏画卦于此,此台环境幽雅,蓍草丛生。台旁有蓍草园,园中筑台,台上筑先天八卦亭,旁有白龟祠。蓍台在明清时期为天中胜迹,而今八卦亭犹存。 另外,与伏羲画卦有关的遗事遗址还有很多,像蔡城南门旧有“羲画孔辙坊”和东汉蔡邕所题:伏羲画卦碑、蔡沟、白龟庙村得名都与伏羲氏有密切的关系等。这些都表明,上蔡确确实实是伏羲画卦重要活动地,他居住在白龟庙画卦亭,用上蔡独有的蓍草和白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者诸身,远者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八卦的形成对中国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包括文学、宗教、医学、天文、哲学等均产生了极为广泛的深远影响,特别是对中国早期的哲学思想形成影响更甚。 先天八卦含有朴素辩证法的因素 第一,从先天八卦图形看,就是一种哲学现象。列宁阐述客观唯物主义时说(《谈谈辩证法问题》列宁选集第二卷第715页):人的认识不是直线,而是无限地近似一串圆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线。这一曲线的任何一个片断、碎片、小段都能变成独立的、完整的直线。先天八卦方位图,整体恰似一个圆,细节由八个方位直线组成,反映人们最原始认识世界的思考,虽然离开了人的历史发展观认识问题,是唯心主义的,但不乏有合理成分,毕竟人类已开始认识世界。朴素的辩证法是伏羲哲学思想最有价值的部分。普遍联系是辩证法的第一个总的特征,联系是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先天八卦揭示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互相联系的关系。邵雍在其《皇极经书》解释:“太极即分两位立矣,阳下交于阴,阴上交于阳,四象生矣。阳交于阴,阴交于阳而生天之四象。刚交于柔,柔交于刚而生地之四象,于是八卦生矣。八卦相错,然后万物生焉。”这表明八卦揭示了事物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并能认识到对立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联系、互相转化。老子在《道德经》第二章进一步表明:“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家试图把整个自然、历史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内在的联系。 第二,《易经》是事物外部发展规律的反映,这主要表现在它的阴阳互变的规律上,它的“阴阳阴阳”式的矛盾运动正是对事物互相斗争、互相依存最直观的描写。“阴阳律”是对事物内部矛盾变化规律的反映。 第三,伏羲“阴阳律”反映的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事物发展以阴阳二气相互斗争、冲突作为其动力的,而事物的良态存在则是事物内部阴阳二气的和谐统一所产生的结果。正如老子所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揭示万物之间、自然界与人类之间互动的关系,反映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因此,在处理和分析任何矛盾时,必须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反对割裂两者的辩证关系。 《易经》包含着否定之否定规律 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哲学最重要的规律,它表明事物发展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如此循环的螺旋式上升的辩证的过程。伏羲先天八卦最深奥的内容就是“道”,“道”在思维轨迹上正好向我们勾勒出一个终点重合于始点的螺旋式上升的圆圈,“正——反——合”这“道”的运行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三段论反映。众所周知,先天八卦的卦象的排列以象征天、地的“乾”、“坤”开头,表示过程从简单的阴阳对立开始,中间经六十四卦的反复变化,最后以”既济“和”“未济”告终。末尾二卦,从图象上看,恰是开头两卦的交互错综(或日,是“乾”、“坤”二卦各以己之所有济对方之所无、各以己所过济对方之所不及)。这也是一个按“正——反——合”逻辑递进的思维圆圈,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反映。 《伏羲易》遵循了哲学一分为二的法则 我们知道按照《大易》阴阳观念,天地万物都由阴阳二气构成,而事物在通过阴阳之化的生成过程中,又遵循着一分为二的法则而展开。他提出一系列事物对立面在人类生活中随处可见,乾坤、黑白、美丑、是非、强弱、祸福、善恶,包括现在微机“二进制”、围棋博弈中的黑与白等都揭示了事物强烈的对比关系,表明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含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成分 以伏羲为首的道家认为乾坤是万物之源,乾坤不断变化生成水火、雷电、山泽。天地生万物,人应“无为”,要顺应天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经》二十五章),天地一切事物都要依照自然的法规运行。这种以尊重自然法则为立论根据的哲学思想,正好回答了很多哲学家努力探索一个哲学的重要问题。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这种以热爱大自然、尊重客观规律的哲学思想不仅在古代,即使是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也含有很高的使用价值。但由于他们的认识受到时代局限,只强调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主张在自然面前“无为”,因此是片面的。 总之,以伏羲为首的道家的哲学思想是理性的、深邃的。他最早产生了中国早期的哲学思想,深刻地影响了我国哲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哲学思想重要组成部分。伏羲以他非凡的创造力,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为人类的繁衍、生存、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肇启了人类文明,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古代文化思想影响是巨大的、深远的。正像胡适所说,以它的气势、创造力,它的丰富性和文化思想以及它的深远意义,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诸多关系作出哲学思考,直到今天人们还在根据各自理解不断读出新义。
张纪中客串演伏羲
作者:暂无 来源:铜都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3月30日,央视40集历史剧《英雄时代·炎黄大帝》在河北涿鹿举行开机仪式,总制片人张纪中,总导演李大为和黄帝、炎帝、蚩尤的扮演者朱晓渔、赵立新、谭凯等出席。张纪中为该剧筹备三年,他说这次不打算炫技。 该剧以炎帝、黄帝、蚩尤为主线,再现五千年前三位人文始祖征战融合、生产生活、繁衍生息等历史场景。涿鹿
全文:3月30日,央视40集历史剧《英雄时代·炎黄大帝》在河北涿鹿举行开机仪式,总制片人张纪中,总导演李大为和黄帝、炎帝、蚩尤的扮演者朱晓渔、赵立新、谭凯等出席。张纪中为该剧筹备三年,他说这次不打算炫技。 该剧以炎帝、黄帝、蚩尤为主线,再现五千年前三位人文始祖征战融合、生产生活、繁衍生息等历史场景。涿鹿作为主要外景地,将拍摄历史上的涿鹿之战、阪泉大战、合符釜山等戏份儿。 谈及该剧主题,张纪中说华夏民族有“血性”和“信念”,他形容这就像金属撞击的声音,非常有张力,有别于儿女情长的剧情,他觉得这样的剧才应该成为电视剧的主流。为了拍好这部剧,剧组为此准备了3年,易稿12次,斥资高达1亿。 同样拍过“西游”的张纪中说,他很欣赏周星驰的新片《西游·降魔篇》,看得“笑到不行”,但是《炎黄大帝》这部历史神话剧中,他不打算炫技,也不打算用颠覆的手法,就老老实实“追寻历史”,他将在剧中客串伏羲一角。(高宇飞)
清明节前祭伏羲
作者:暂无 来源:西部晨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3月30日,众多民众在河南省淮阳县太昊陵祭祀太昊伏羲氏。当日是农历二月十五,众多民众来到太昊陵祭祀太昊伏羲氏,将当地的传统古庙会――羲皇故都朝祖会推向高潮。 作者:新华社 编辑:许红卫
全文: 3月30日,众多民众在河南省淮阳县太昊陵祭祀太昊伏羲氏。当日是农历二月十五,众多民众来到太昊陵祭祀太昊伏羲氏,将当地的传统古庙会――羲皇故都朝祖会推向高潮。 作者:新华社 编辑:许红卫
伏羲女娲之谜
作者:暂无 来源:新疆都市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伏羲,古籍记载中,最早的王;女娲,被当作创世女神来崇拜,关于他们的记载非常凌乱。目前发现的很多古籍、经文、神话中,都有提及伏羲女娲,这是华夏民族口口相传的记忆,整理成文后不但重复较多,而且难以理解,甚至也有前后自相矛盾的地方。 伏羲女娲到底是却有其人,还是纯粹为人们的神话创造?在新疆,出土了伏
全文: 伏羲,古籍记载中,最早的王;女娲,被当作创世女神来崇拜,关于他们的记载非常凌乱。目前发现的很多古籍、经文、神话中,都有提及伏羲女娲,这是华夏民族口口相传的记忆,整理成文后不但重复较多,而且难以理解,甚至也有前后自相矛盾的地方。 伏羲女娲到底是却有其人,还是纯粹为人们的神话创造?在新疆,出土了伏羲女娲图,图中的伏羲与女娲,人首蛇身,蛇尾螺旋相交,不仅仅代表了古人对神话的溯源,还蕴藏着他们对生命繁衍的理解...... 文/图 新疆都市报记者 王默 A. 千年前的绢画 记者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在《找回西域昨日辉煌-新疆历史文物陈列》馆中,发现了一幅千年前的绢画,图中所绘为伏羲、女娲,画面中二人均是人首蛇身,以手搭肩相依,蛇尾螺旋相交。伏羲左手执矩,女娲右手执规。二人上方有以象征太阳的一周画圆圈的圆轮,尾下是象征月亮的一周画圆圈的半月,画面四周画象征星晨以线连接的圆圈。 画高大概180厘米,上宽下窄,呈梯形。这幅画不禁叫人思索,伏羲女娲,原本是中原文化的元素,可是,为何却陈列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 记者从馆藏资料中得知,这样的绢画在吐鲁番博物馆等多地州都有珍藏,博物馆工作人员告诉了记者,这幅绢画的来历:是现任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永兵,高昌古国的墓葬群,巴达木墓的发掘过程中,第一次看到了伏羲女娲绢画。 在墓葬的发掘中,张永兵发现,墓主的身体上盖有一张伏羲女娲图,墓葬的顶上,有4个木钉,由此推断,这张绢画原本是固定于墓顶。在墓葬群的阿斯塔纳墓地等多个墓坑均发现了伏羲女娲绢画,画面完整的共计20余张,所以在新疆多个地州博物馆都有珍藏不同的伏羲女娲绢画。 B. 伏羲女娲追本溯源 在华夏大地上流传着许多关于伏羲女娲的传说,前后矛盾,时空错乱的地方非常之多,考古学家一直在梳理当中,大部分传说,都指向生命的繁衍,记者在博物馆专家的建议下,去《山海经》里找寻答案: 《山海经》有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华胥国的一位姑娘,在雷泽游玩的时候,由于好奇,踩了一个巨大的脚印,因而受孕,在农历的3月18日,生下伏羲。雷泽的脚印正是书中所写的雷神所留下,所以伏羲遗传了父亲的“龙身”,后期流传中,演化为蛇身。 记者从馆藏资料中得知,这样的绢画在 现代对于伏羲跟女娲的研究,思路始于1942,闻一多先生发表的《伏羲考》。 伏羲生于成纪(现甘肃省天水),死于宛丘(现河南淮阳),所处时代大约是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大约在6500年前,伏羲与自己的部族从黄河东下,定居在宛丘,沿途整合多个部落。 C. 伏羲女娲图的螺旋密码 伏羲女娲图中,有日月星辰,伏羲左手执矩,女娲右手执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资料中记录有研究员王博对这一形态的解读:伏羲左手执矩,女娲右手执规这个是古人对天地万物的理解,矩与规也许可以对应为天圆地方等。自然界很多事物,古人认为是通过神力创造出来,这是古人世界观的反映,是古人对生死轮回的确信。 记者把在博物馆拍摄到的伏羲女娲绢画与中原发现的伏羲女娲图做了一些比对,新疆地区的伏羲女娲图与中原地区的伏羲女娲图,在衣着、五官神态等地方又有差异。而且,记者在新疆出土的伏羲女娲图中也发现了很大的个体差异,画面中的伏羲女娲二人,有穿胡服的造型,也有穿汉服的造型,绘画手法也不同,也许正式因为高昌古城所在,正是古丝绸之路的交叉口,多种文明冲击下,虽仍旧延续了中原的汉人习俗,但是在多民族的冲击下,演化成不同形态。形式统一的蛇尾螺旋相交,又代表什么?这是伏羲女娲图最耐人寻味的谜题,至今,没有一个确定的说法,记者只有继续求教。 记者联系到了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从事考古研究的吴老师,她认为,这个形态代表了古人的生殖偶像崇拜,这是由生殖器官崇拜演化而来。伏羲女娲图,蛇尾螺旋相交的圈数从3到多圈不等,也许代表了繁衍生殖的能力。 1983年,《国际社会科学》以“化生万物”为题,刊登了一幅伏羲女娲图,图中二人蛇尾相交的这个形态,正与1953年发现的脱氧核糖核酸,生物的基本遗传物质DNA,呈现一样的双螺旋线结构,这是巧合,还是几千年钱的古人,就参透了生命延续的密码?伏羲女娲图,充满了神秘色彩,蕴含无数谜题,等待后人去解读。
河南淮阳公祭伏羲
作者:暂无 来源:新快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昨日,戊子年公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祭祀大典在河南省淮阳县太昊陵统天殿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汇聚“羲皇故都”淮阳,朝觐祖先,颂怀功德。淮阳是远古时期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定都和长眠之地,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新华社发
全文:昨日,戊子年公祭人文始祖太昊伏羲祭祀大典在河南省淮阳县太昊陵统天殿前举行。来自海内外的“炎黄子孙”汇聚“羲皇故都”淮阳,朝觐祖先,颂怀功德。淮阳是远古时期位居三皇之首的太昊伏羲氏定都和长眠之地,是中华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和龙图腾的发源地。新华社发
伏羲故里观古柏
作者:暂无 来源:新民晚报家庭报周刊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每年6月,甘肃的文化名城天水,都要举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也就是伏羲文化旅游节。如今二十多年来,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伏羲故里感受远祖文化,也成为天水旅游的一大特色。 天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
全文: 每年6月,甘肃的文化名城天水,都要举办公祭中华人文始祖伏羲大典,也就是伏羲文化旅游节。如今二十多年来,天水伏羲文化旅游节已成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十大节庆”活动之一,公祭伏羲大典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在伏羲故里感受远祖文化,也成为天水旅游的一大特色。 天水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这其中,伏羲文化可谓是最具特色、最具潜力、最具影响的活动。众所周知,天水是“三皇之首”伏羲的诞生地,也是人类始祖女娲的降生之地。它史称秦州,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秦帝国的发祥地,秦人曾在此建都1300年,然后以此作为支撑,开始往东发展进入中原,历经“春秋五霸”、“战国七雄”,最后由秦始皇赢政统一了中国,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伏羲庙就在离市中心不远的地方,也代表了伏羲在天水人心里的位置。以往的城市里,或者佛教,或者道教,占据了整个城市风水最好的位置,受人们最多的香火。可是在天水,无论是佛是道都要在伏羲的面前避让三分。这位被中国人公认为中华文明的创始者,更让那些虚无缥缈的宗教不得不排在他的身后。且不说每天人来人往的潮流,到了每年几个公认的祭祖时间,这里据说更是摩肩接踵,无立锥之地。我们随着人潮走到伏羲庙正门,一面长长的照壁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一重淡淡的影子投射在大门口的一桩牌坊下。牌坊上四个大字“开天明道”笔力遒劲,而后面一重门口的“与天地准”古朴灵瘦,两幅匾额交相呼应,将伏羲于整个中华民族的地位刻画的深刻准确。 走进伏羲庙,庭院里古树森森,骤然比庙外凉爽许多。只见目所能及的古树都木轮细密,古意盎然,随处可见皆几百上千年的树龄。在正殿的前面有一株从根部就分叉的老柏,一叉几乎已经枯死,由一根柱子支撑着摇摇欲坠,可是在几乎没有生机的树干梢头,又奇迹般生出一蓬郁郁葱葱的枝叶,真是枯木逢春,颇有绝处逢生、回天转地的感觉。听说南郭寺还有一株春秋古柏,更令人神往。于是我们出了伏羲庙,顺道看了号称“陇南第一观”的玉泉观后,便去了南郭寺。南郭寺在天水城南,北面渭水,南靠慧音山,旧称妙胜院。山里青松翠柏,清泉浅浅,风景很是宜人,但是山林小路都隐匿在这密林之中,让我们不知道哪里可以行走,哪里是绝径。于是我们只能顺着车行道一路狂奔,也无暇于路边的农家菜馆,歇脚凉亭。终于在山路十八弯后,于林深之处看见南郭寺的大门。一路小跑登上长长的石阶梯,迎面是一块大石,上面舞龙飞凤的四个大字———陇上古刹。对面是端正的山门,嵌着“南郭寺”的蓝匾接着米芾的手笔“第一山”的前殿正额,正是开门见山,开题点睛。转过正殿,中庭当间便有一株大柏树,模样与伏羲庙的分外相似。都是一根两叉由土里便分开,一叉上面枝叶繁茂,一叉上面几乎枯尽,只是梢头还有些许生机。这便是春秋古柏。据推算,树龄超过了两千五百年,没有人知道是谁识得菩提,留下慧根,也没有人知道是谁观遍沧桑,植下千世之缘。更奇特的是,一叉老树已经中空,仅存的外茎包裹着一颗朴树。这天生地配之孕育,百载千年之相依成就了天水八景之一的“南山古柏”。 麦积山离天水城有三十多公里的路程,去天水,麦积山几乎成了必游之地。其因山形酷似农村麦垛而得名,高80米,更因山上开凿的麦积山石窟而排入了中国“四大名窟”之一。麦积山石质不适合雕刻,因而佛像多为泥塑,也有一定数量的石雕和壁画,开凿年代大致为公元400年,此后历朝都有修建,现存东崖石窟54个,西崖石窟140个,是一座规模宏大的泥塑艺术博物馆。 麦积山自北魏以降历朝历代都有人不断开凿不同的石窟和石刻,如今竟然密密麻麻地遍布山体。而且与其它的石窟相比,麦积的石刻都在山崖高度数十米甚至五十几米高处,如果不用长梯加上凿在山体上的栈道是无法企及的。这便成就了麦积山石窟险峻与秀美并存的环境,也是其它三大石窟无法比拟的。如今,这些雕塑能看到的以北周,北魏,西魏和隋唐为多。雕塑的技巧呈现不同的风格,面容与体态也都别有特色。以个人而言,我偏爱五胡乱华时,十六国时期的雕像。不仅仅是那时候佛教在中国第一次如此兴盛,更多的是那时候的形象纤长顺美,佛与人是那么合契。而佛像面部的表情更豁达与平和,让人心生羡慕又深感平宁。 【推荐游程】 D1:上午:参观中国四大石窟之一“麦积山”石窟,秦州八景之一“仙人崖“景区;下午:参观游览素有“小黄山”之称的石门景区,街子温泉。 D2:上午:参观全球华人祭祀人文始祖伏羲氏的“伏羲庙”,“胡氏民居”民俗博物馆。下午:参观杜甫流寓秦州时居住过的“南郭寺”,陇东南最大的道观“玉泉观”,西汉名将“飞将军”李广陵园; D3:上午:参观西汉名将、屯田戍边第一人“赵充国”将军陵园,以彩绘、雕砖著名的“宋墓”;下午:参观女娲炼五彩石补天,遗石于此的“花石崖”景区,感受清水温泉。
Rss订阅